DJI OM 4手機雲台實測與比較:智慧跟拍與磁吸式設計實用

dji收購

特約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dji收購dji 上週宣布在台灣、中國大陸、北美、南韓等特定地區開賣全新一代電動智慧手機三軸穩定器OM 4(原廠不再使用Osmo Mobile產品名稱),北美售價 149 美元、中國大陸售價人民幣 899 元,台灣方面確認由先創國際引進,售價台幣3,990 元,創新使用磁吸設計,智慧跟拍功能也再升級,實際上到底好不好用,跟上一代相比又該怎麼選擇,記者實際入手、試用,提供相關心得給大家參考。


dji收購


dji收購dji OM4創新改用磁吸式設計。(圖/記者洪聖壹攝)

折疊式三軸成趨勢

目前手機雲台開發廠商非常多,有Feiyu 飛宇、ZHIYUN 智雲跟
dji收購dji 大疆,為求便利性,就連華碩公司在推出新一代 ZenFone 7 的同時,也發表自家公司的手機三軸穩定器ASUS ZenGimble。

有趣的是,飛宇、智雲、大疆這三家公司在 2019 年各自不約而同地推出「可折疊式」架構的手機雲台,將手機夾器做了一次重新設計,功能比較全面的 SPG2,全金屬設計,搭配《Feiyu On》應用程式可以搭配智慧環進行智慧跟隨、手動變焦拍攝等動作、IP67防水、14小時超長待機,是去年比較吸引人的產品。智雲 ZHIYUN Smooth X 手機穩定器的特色就是折疊之後相對輕巧方便、擁有手勢遙控拍攝功能,另外還多了一個自拍桿設計,CP值很高。


dji收購

▲SPG2。(圖/飛宇提供)


dji收購

▲Smooth X 。(圖/智雲提供)

至於
dji收購dji Osmo Mobile 3,它的定價介於 SPG2 跟 Smooth X 之間,一樣採用折疊式手機夾器,承重也可以應付到 6 吋手機,但是它的功能就相對全面,它的《
dji收購dji Mimo》讓智慧跟隨功能來到 3.0 版本,可以搭配手機穩定器進行一鍵跟隨拍攝,然後還支援運動縮時、手勢遙控拍攝、運動模式等功能,還有就是跟著口袋雲台推出後一起更新的故事模式,也讓剪輯上更加方便,算是三家廠商當中最著重軟硬體整合的廠商,無論是使用上、收納上相對便利許多,因此能夠應付的拍攝場合也相對得許多。


dji收購


dji收購dji Osmo Mobile 3 。(圖/
dji收購dji官網)

這次 OM4 的推出,最讓記者感到眼睛為之一亮的,就是創新的磁吸式設計,應該是目前市面上第一家採用這樣設計的廠商,加上價格跟上一代差不多,毫不考慮就入手。就如官網公告的內容一樣,實際開箱可以看到雲台本體、腳架、手繩、USB-C 傳輸線,以及但有磁性的手機夾扣跟手機環扣,以及一個專為小尺寸手機設計的墊片,另外一點不同的是這一代把前兩代設計的收納包直接改為比較輕便收納袋。


dji收購


dji收購dji OM4 原廠標配。(圖/記者洪聖壹攝)


dji收購

▲▼創新的磁吸式架構是透過兩塊磁鐵牢牢的將手機跟三軸穩定器吸住。(圖/記者洪聖壹攝)


dji收購

約可使用6~15小時

基本上,雲台本體架構設計跟上一代完全相同,同樣的特殊折疊式設計、底部同樣有 1/4 mm 螺旋孔,可以協助組裝腳架。手把也採用適合長時間握持的人體工學設計,使用上來說,需要一隻手握住手把,另外一隻手向上掰開,要關閉只要反方向闔住,直到卡榫卡住,就不會輕易散開。


dji收購

▲底部擁有 1/4 螺絲孔,方便擴充腳架。(圖/記者洪聖壹攝)

側邊的傳輸口同樣提供一個 USB Type-C 跟一個 USB 的接口,電池容量跟上一代一樣,都是 2450 mAh。官方數據顯示續航力為 15 小時,不過這項數據應該是「正常拍攝使用」。

實際在測試過程中,記者狂操這雲台的各項功能大約 2 小時左右,就掉了一格電,而它電力顯示格數有三格,因此推估,如果是在比較需要使用各種拍攝模式的場合下,大約可以使用 6 小時就必須要用行動電源來作為輔助電力,這次測試,在充電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雲台的三軸功能的,而如果要完整充飽電,大概需要 2.5 小時的時間。

跟上一代相同的功能按鍵

OM4 的正面提供了一個結合電源按鍵的功能鍵,上面有個 M 字。一個拍攝鍵,上面有個紅點,以及一個搖桿,功能跟上一代一樣,按下 M 鍵兩下就可以切換水平、垂直拍攝。搖桿也因應拇指的曲度,做了凹陷設計。如果是 Osmo Mobile 的舊用戶,基本上不用擔心要重新適應的問題。


dji收購

▲正面按鍵跟上一代相同,提供搖桿、功能鍵以及快拍鍵。(圖/記者洪聖壹攝)

側邊有個變焦按鍵,這顆控制鍵可以遙控手機進行數位變焦,不過要連接 App 才有作用,而且還有手機鏡頭焦段支援性問題。舉例來說,iPhone 11 Pro 本身最多可以達到 10 倍數位變焦,但是連接 App,目前只能達到 3 倍的數位變焦,實測的時候發現,主要原因在於這個 app 只能連接單一的手機鏡頭,如果能夠支援多鏡頭那實用性可能更高一些。


dji收購

▲OM4的側邊可以進行變焦操作。(圖/記者洪聖壹攝)

比較有趣的是手持雲台前方的按鍵,使用有點類似扣板機的設計,透過這樣的設計來連動 app 使用部分功能,好比說按一下就可以瞄準+智慧跟隨,連按兩下可以讓手機回正(這功能在智慧跟隨失效時非常好用),連按三下就可以切換前後鏡頭。


dji收購

▲手持雲台前方的按鍵可以連動App進行瞄準+智慧跟隨,或者切換直拍/橫拍,操作上就好像在扣板機。(圖/記者洪聖壹攝)

磁吸指環扣、磁吸手機夾

OM4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磁吸式設計,相較以往的夾器來說,這個設計可以隨時把手機拆下來使用,實際使用之後,記者發現這個設計讓大疆穩定器有了兩種新的做法,一個作法是「讓夾器成為手機配件的一部分」,一個作法是「讓夾器更牢靠」。前者不只讓夾器外觀變得更時尚,而且在夾住手機的過程中,還能有空間讓手機可以充電。後者的作法可避免部分手機夾不住的問題,或者裝上手機殼就夾不住的問題,這也是吸引記者想要入手的原因。


dji收購

▲OM4創新採用磁吸指環扣、磁吸手機夾的方式吸住手機,針對小尺寸手機還額外提供了墊片以擴增支援度。(圖/記者洪聖壹攝)

而為了「讓夾器成為手機配件的一部分」這想法,大疆這次設計了指環扣與手機夾兩種方案,並且設計了一個
dji收購dji OSMO 的圓標 logo,看起來更年輕一些。

記者實測,指環扣在設計上可能還需要再思考,因為它是靠黏膠黏住手機,而目前市場上多數的旗艦機的機背都是玻璃材質,基本上都是黏不住的,另外指環扣的指環位置也沒思考到平常當作手機架的問題,但是在某些角度還是可以讓手機立起來。

此外,這個指環扣本身就是一塊磁鐵,要取代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市面上金屬指環扣相當多,或許可以在市場上選購一個相對比較好用、而且本身帶磁性指環扣作為替代品,也是不錯。

如果兩者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次實測下來,磁吸手機夾可能是目前磁吸式三軸穩定器最好的解決方案,從吸附、展開到開拍,大約只要三個步驟,收納來說也比以往方便許多。


dji收購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磁吸手機夾可能是目前磁吸式三軸穩定器最好的解決方案。(圖/記者洪聖壹攝)


dji收購

手勢智慧跟隨實測

誠如前面介紹,
dji收購dji OSMO 的價值在於智能跟隨。顧名思義,就是手機鏡頭可以自動的跟著要拍的物體移動。而 OM4 大特色就是在這之上加入了手勢控制。經過實測,基本上只要對著鏡頭揮揮手,就可以遠端遙控手機拍攝,而且鏡頭還會鎖定人物來拍攝,對於隻身在外的 Vlogger、YouTuber 來說,這功能的實用性非常高。


dji收購

動態變焦

這次還新增了所謂「動態變焦功能 (DynamicZoom)」,這項功能可以自己調節變焦,使用前只要選擇是物體漸漸遠去、還是物體漸漸接近即可,接下來只要站在原地,手機鏡頭會自己拉近拉遠進行變焦拍攝,實際拍攝效果真的有種手握數位相機鏡頭拉近拉遠拍攝的感覺。


dji收購

記者還嘗試了自己邊走邊拍,拍出來的效果非常有感覺,不過由於手機鏡頭先天條件不足,加上一邊走一邊變焦,因此三軸穩定效果就會稍微失效,這一點要自己確認需求。

運動延時

運動延時應該不是新的功能,今年初更新之後,mobile 3 就可以使用,不過這項功能挺實用的,就是可以用很平順的移動來拍攝縮時攝影,相較於定點縮時攝影多了一項選擇,不過實測上來說,這項功能還是建議架設腳架定點拍攝,不建議手持邊走邊拍。


dji收購

分身全景

實測這個全景拍攝功能,主要是透過把三張不同位置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由於是放在手機搭配穩定器的前提下,即使是手持也能拍出很穩定的全景照片,不需要像是一般手持那樣去接上位置來拍攝,而且這樣的拍攝方式還多了「分身」功能,可按照提示音站在不同的位置來拍全景照。


dji收購

故事模式

稍微分享一下記者對於這個模式的想法,相較於 GoPro 的《Quick》來說,《
dji收購dji Mimo》的故事模式多了運鏡轉場效果,基本上只要按照步驟來拍,隨便就可以讓影片做出感覺。

第一次接觸這個模式是使用 Osmo Pocket 口袋雲台相機,這個模式可以確實省下不少製作片頭或者片尾的時間,如果是一整天都在外面,來不及做出好的運鏡場景,這個模式真的可以省下不少工夫,就可以把一支稍微比較完整的影片放到 Facebook、Instagram 上,直接當限時動態告訴人家你在人氣咖啡廳,也很有感覺。

不過 Osmo Pocket 有個先天的缺點,就是鏡頭拍攝畫質可能比不上日新月異的旗艦機,以目前主鏡頭 6400 萬畫素的 Android 手機非常多,搭配 
dji收購dji OM 4 來拍故事模式,隨便一隻的畫質都比口袋相機好很多,能說的故事也就更美了。

小結:智慧跟拍與磁吸式設計實用但需要注意…

OM4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硬體設計方面,它的磁吸式夾器設計真的很值得讚賞。從外觀來看,金屬質感很高,厚度也不厚。軟體功能方面,手勢搭配智慧跟隨功能是這次體驗上來說最為實用的,如果手邊使用的手機具備雙螢幕功能,或者手機背後本身是鏡面的(目前三星、LG、SONY 都有相關機種),那樣拍攝起來就方便許多。

再來說攜帶的方便性,如果實際把雲台本體、腳架、快拆墊片都放入收納袋當中,整體重量為 555克重,這個重量大約可以想像是帶著一杯中杯珍珠奶茶出門,負擔不是很大,而它的收納空間跟上一代或者其他去年折疊式雲台差不多,加上行動電源、充電線、耳機或甚至麥克風這些硬體週邊的話,建議外出可以帶個肩背包出門。


dji收購

▲整袋的重量大約一杯中杯珍奶。(圖/記者洪聖壹攝)

此外,OM4 維持人體工學手把,拿起來不費力,磁吸式快拆+折疊設計確實讓雲台機動性提昇了不少,靈活度高很多,售價入手門檻並不高,與同價位或者更高價位的手機雲台相比,可能 OM4 的 CP 值、實用性更高一點。

需要注意的也是磁吸式快拆這個設計,如果在人潮眾多的狀況拍攝,還是可能產生因為碰撞讓手機掉落的危險,如果有這個考量,其實可以考慮入手
dji收購dji Osmo Mobile 3。


dji收購

▲OM4的快拆方便,但需要注意因為碰撞掉落的風險。(圖/記者洪聖壹攝)


dji收購

▲盤點 2020 3C突破,其中包含蘋果發表 M1 處理器。(圖/取自蘋果官網)

記者吳珍儀/綜合報導

2020 無疑是最艱難的一年,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科技業也不例外。不過危機即轉機,疫情使人們普遍在家活動, 3C 產品的存在變得重要,除此之外 CPU 和 GPU 技術也有突破性的發展,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2020 有哪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3C 產物。

PlayStation 5 和 Xbox 系列

Sony 推出 PlayStation 5 和 Xbox ,PlayStation 5 有「光碟版」與「數位版」, Xbox 則有「Xbox Series X」與「Xbox Series S」。相同的是,兩者皆搭載 AMD 八核心 Zen 2 架構的處理器,嶄新的處理器應用使玩家在遊戲體驗上大幅進步,對整個遊戲產業是相當有意義的一年。


dji收購

▲ Xbox Series X主機。(圖/記者張阜蓉攝)

蘋果 M1 處理器

蘋果於今年推出 M1 處理器,在許多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從 MacBook Pro 13、MacBook Air 和 Mac Mini 來看,M1處理器集結了 CPU、GPU 及 RA,大幅降低零組件傳輸資料所需的時間及能源。雖然目前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例如在曲面寬屏螢幕上易出現相容性問題等,但無可否認 M1 處理器有更多前所未有的優點。

Apple Watch Series 6 和 Watch SE

蘋果 Apple Watch 系列每年都穩定推出新功能,今年也不例外。Apple Watch Series 6 除了新增記錄心跳狀況的心電圖(ECG)偵測外,還新增了能夠偵測 VO2 Max 的「有氧健身」功能,提醒用戶時常注意自身健康。同時,Apple Watch SE 的推出也令人興奮,Apple Watch SE 配備與 S5 幾乎一模一樣的功能,但售價卻僅 8900 元。

 
dji收購

▲ Apple Watch 推出「心適能」新功能。(圖/翻攝蘋果官網)

TWS 耳機和 Apple AirPods Max 的普及

Apple AirPods Max 採用 H1 晶片,並推出新功能 Spatial Audio ,提供具有兼容內容的身臨其境 3D 音頻體驗,讓用戶感受有如身歷其境的體驗。

另外,TWS 耳機是指真正的無線藍牙立體聲。和 Apple AirPods Max 兩者雖沒有直接的關聯,但 2020 年也可以說是無線耳機技術大躍進的一年。除了 Apple AirPods Max 外,各大廠也紛紛推出及籌備新的無線藍牙耳機設備。

LG 48 吋 OLED 電視

由於家裡空間不大,相較於大型電視,用戶更傾向於購買中型電視。且現在的 OLED 技術已跨足電視領域,LG 創新推出的 48 吋 OLED 電視,相當適合作為體積小的顯示器,同時也保有 OLED 技術及處理器的各項優勢。且因應今年推出的 Xbox 等遊戲機,LG 48 吋 OLED 電視非常受到用戶歡迎。


dji收購dji Mavic mini 2

dji收購dji 一直是無人機的首選品牌。在 2020 年也推出入門級空拍機 Mini 2 ,可說是
dji收購dji 的新里程碑。保留上一代 249g 的輕薄機身,不必註冊就能輕鬆玩空拍機(250g 以上無人機需註冊才得以飛行),提升抗風能力及其他功能精進。對於一般玩家或是空拍機初學者而言相當堪用,玩家也相當期待未來
dji收購dji 在無人機上會有什麼新的突破。

AMD Zen 微架構持續改變 CPU 遊戲

AMD Zen 微架構於 2017 年問世,每一代性能都顯著提升。今年 AMD 再擴大 Ryzen 3000 系列陣容推出 Ryzen 3 3100 和 3300X,使整體 CPU 遊戲系統大躍進。

且 Ryzen 系列在 PC 計算中足以達到高階的性能,提升筆記型電腦的性能和電池壽命。甚至成功破壞英特爾原本壟斷市場的局面。

Nvidia 和 AMD

除了 CPU 外,2020年對於 GPU 而言也是重要的一年。Nvidia 首先推出高強度的 RTX 3000 一代顯示卡。接著 AMD 也推出新的 RX Radeon 6000 的顯示卡。兩種版本在性能上都有巨大的進步。

dji收購
dji收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